close

重新愛上英文

 

對於高中英文印象是,背不完的單字,模糊的文法公式英文程度普普通通,到了研究所之後對於英文的渴求性,隨著外文閱讀量增多而增加。

 

研究所初期,讀英文很吃力。

 

進了研究所後不想浪費可用的資源,因此有「比較適合自己」的英文學習機會,盡可能不要放過,雖然依舊擔心程度跟不上別人,但仍硬著頭皮參加了自費課程。英文要有可觀的進步,必須長時間的練習累積,花了多少心力在英文上,獲得多少回饋我非常自知。

 

雖然我沒有因為參與了這些課程短時間內會了許多高深的文法或流暢的口說,但我得到了另一種對英文的感覺,有別於以往的’’only for test’’的感覺。因為寫作才認知到自己的字彙是多麼貧乏,原本「我要背完某本字彙書」的想法被「字彙少的可憐,真應該好好背一背」主動積極的想法取代;練習口說與美國交換學生chatting time讓我再次感覺「真應該好好背單字」,對於背單字不再是無感或者單字就是英文「分數」的保證,而是真真實時的語言工具,我需要他!

 

在上托福班的某天晚上,突然發現原本第一節課對英文老師的全英對話感到緊張的我,竟然在後面的課堂上緊張完全消除,輕鬆地理解老師的意思,甚至我還在心裡仔細分析老師所用的單字,深刻感受到我的英文能力已經慢慢往前走。

 

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了英文夥伴Christina,我教他中文,他教我英文,我們從chatting的過程中學習彼此的語言。Christina來中山交換學語言一年,她對於中文的學習熱愛讓我覺得汗顏,每當我只要說個她沒聽過的中文,她就會打開他的筆記本然後逐字逐句的寫,並在中文字上加上英文或韓文的備註。我跟他說:「我應該好好學你們的語言,我沒有花很多時間在上面。」

 

每當跟他們聊完天後,「英文不難」是我很深刻的體悟。仔細反省自己講英文的態度,我們總是害怕展現「慢」、「台灣腔」英文,因此不自覺的加快英文的口說速度,在速度的壓迫之下,許多字彙都突然瞬間失憶。反觀我們對於外國人講中文時,我可以體諒他們的「外國腔」、「詭異」的中文,我們有耐心等待他們說出中文,卻害怕自己英文說得太慢,這是很詭異的心態。後來,我試著慢慢說,正視他們疑惑的表情(他們是真的疑惑,而非輕視貧乏的英文程度),並在chatting做簡單的準備,查閱可能會用到的單字或片語,漸漸地發現口說並不難,難是難在敢不敢開口與有沒有把握所有可以練習口說的機會。

 

Christina互動的過程中除了學習英文外,也從與她對談之中拉廣對生活與未來的視野。Christina嘗試許多「新鮮事」,不管是食衣住行哪方面,只要有時間有機會,她都會想去試試。’’We should try this’’這是她對於新鮮事時常說得一句話。這也喚醒了我國中的理想-出國學語言。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機會、時間、金錢可以完全配合得很好,支持我出國學語言,但我不擔心時間的先後,反正有好的時機我一定不會放棄這個理想,我也會極力爭取可以學語言的任何機會。

 

有時想想,如果我現在已經在工作了,每天為工作奔波的我還會有這番體悟嗎?因此我更應該把握與珍惜這僅剩的一年努力學習。Study hard, play hard!!

 

我感謝自己、家人、研究所、語言夥伴與英文班的老師讓我能夠有機會重新愛上學英文這件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ilelea 的頭像
    smilelea

    日日是好日

    smilel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