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屆臨第一次評量,跟前一個月相比,這個禮拜批改的作業、考卷次數多了不少,一份試卷改了二十四次,深深覺得「批改」潛藏好多藝術與訊息。 



作業/試卷的訊息

  一份試卷並非在學生寫完或者是教師打完分數就功臣身退,反倒是錯誤、訂正背後所透露出來訊息才是最重要的。從批改考卷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現小朋友共同的迷思概念、題意的理解、程度落差、粗心…,透過批改可以清楚的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適時的調整教學進度與內容。可以是針對個人進行補救教學,也可以對全班進行概念的澄清。

給分的標準 

  與數學相較之下,國語的評分顯得比較主觀,「甲上」與「甲」的標準在哪?剛開始在批改班上作業時,我很困惑。我在想連批改者都很難拿捏評分的標準,更何況是得分的學生。所以我覺得可以利用時間來跟學生討論怎樣的字型、作業呈現可以得到幾分或者得到如何的等地。一來學生可以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或哪些部份需要加強。另一方面,教師在評分的時候也比較客觀,不會因個人喜好而打分數。

給學生正確的修正訊息

  不說小學生,連身為大學生的自己也都曾因為作業的成績批改感到困惑。作業發回,成績分數躺在作業上,但是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得了這個分數,也不知道這份作業哪裡寫的好,哪裡需要修正,我只知道我有這個成績,其他的一概都不曉得。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外國老師批改的作業圖片,外國老師很仔細的寫了回饋,並註明這題分數5分得了3分(3/5)並說明為什麼只得了3分,有哪個部份要改進。這張圖片提醒了我批改不是只是圈起來,然後下分數。我覺得重要的不是分數,反而是那些錯誤,要明確的告訴學生錯誤在哪裡,引導學生如何修改,從批改與回饋中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曾經我收過一份作業,老師寫了很多回饋,那時候我覺得老師好用心在閱讀我的報告,心裡很開心。如果要求學生要認真寫作業,相對的老師也要用心批改作業,給回饋。我相信那些所落在作業上的鼓勵或修正文字都能讓學生更重視寫作業這件事,比起每天提醒學生要用心寫功課來的有用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ilelea 的頭像
    smilelea

    日日是好日

    smilel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